![]() |
联系人:田伟 | 手机:0312-2026557 | 电话:18333608202 | 邮箱: 1187162315@qq.com | ||||
证书编号:220312343470 | 有效期至:2028-02-28 | |||||||
CMA资质附表: |
序号 | 类型 | 监测项目 | 分析方法 | 标准号 | 限制范围或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水和废水 | pH值 | 电极法 | HJ 1147-2020 | |
2 | 水和废水 | 浊度 | 比色法 | GB/T 13200-1991 | |
3 | 水和废水 | 悬浮物 | 重量法 | GB/T11901-1989 | |
4 | 水和废水 | 溶解性总固体 | 感官法 | GB/T 5750.4-2006 | 8.1称重法 |
5 | 水和废水 | 溶解氧 | 电化学探头法 | HJ 506-2009 | |
6 | 水和废水 | 电导率 | 电极法 | 2002.12 | 3.1.9.1 便携式 电导率仪法 |
7 | 水和废水 | 化学需氧量 | 重铬酸盐法 | HJ 828-2017 | |
8 | 水和废水 | 高锰酸盐指数 | 滴定法 | GB/T 11892-1989 | |
9 | 水和废水 | 五日生化需氧量 | 稀释与接种法 | HJ 505-2009 | |
10 | 水和废水 | 氨氮 |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| HJ 535-2009 | |
11 | 水和废水 | 氨氮 |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| GB/T 5750.5-2006 | 9.1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|
12 | 水和废水 | 硝酸盐(氮) | 紫外分光光度法 | HJ/T 346-2007 | |
13 | 水和废水 | 硝酸盐(氮) | 离子色谱法 | HJ 84-2016 | |
14 | 水和废水 | 亚硝酸盐(氮) | 分光光度法 | GB/T 7493-1987 | |
15 | 水和废水 | 亚硝酸盐(氮) | 离子色谱法 | HJ 84-2016 | |
16 | 水和废水 | 氟化物/F- | 离子选择电极法 | GB/T 7484-1987 | |
17 | 水和废水 | 氟化物/F- | 离子色谱法 | HJ 84-2016 | |
18 | 水和废水 | 硫酸盐 |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| HJ/T 342-2007 | |
19 | 水和废水 | 硫酸盐 | 离子色谱法 | HJ 84-2016 | |
20 | 水和废水 | 氯化物/Cl- | 硝酸银滴定法 | GB/T 11896-1989 | |
21 | 水和废水 | 氯化物/Cl- | 离子色谱法 | HJ 84-2016 | |
22 | 水和废水 | 总硬度 | EDTA 滴定法 | GB/T 7477-1987 | |
23 | 水和废水 | (总)镉 |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GB/T 7475-1987 | |
24 | 水和废水 | (总)铜 |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GB/T 7475-1987 | |
25 | 水和废水 | (总)铅 |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GB/T 7475-1987 | |
26 | 水和废水 | (总)锌 |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GB/T 7475-1987 | |
27 | 水和废水 | (总)锰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GB/T 11911-1989 | |
28 | 水和废水 | (总)镍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GB/T 11912-1989 | |
29 | 水和废水 | 挥发酚 | 4-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| HJ 503-2009 | |
30 | 水和废水 | 六价铬/铬(六价) |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| GB/T 7467-1987 | |
31 | 水和废水 | 六价铬/铬(六价) |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| GB/T 5750.6-2006 | 10.1二苯碳酰二 肼分光光度法 |
32 | 水和废水 | (总)铬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GB/T 7466-1987 | 第一篇高锰酸钾氧化-二苯碳酰二 肼分光光度法 |
33 | 水和废水 | (总)铬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HJ 757-2015 | |
34 | 水和废水 | 水温 |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| GB/T 13195-1991 | |
35 | 水和废水 | 色度 | 稀释倍数法 | HJ 1182-2021 | |
36 | 水和废水 | 色度 | 铂钴比色法 | GB/T 11903-1989 | |
37 | 水和废水 | 总氮 |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| HJ 636-2012 | |
38 | 水和废水 | 总磷 |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| GB/T 11893-1989 | |
39 | 水和废水 | (总)汞 |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HJ 597-2011 | |
40 | 水和废水 | 氰化物 |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| HJ 484-2014 | 方法2异烟酸-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|
41 | 水和废水 | 氰化物 |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| GB/T 5750.5-2006 | 4.1异烟酸-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|
42 | 水和废水 | 石油类 | 红外分光光度法 | HJ 637-2018 | |
43 | 水和废水 | 石油类 | 紫外分光光度法 | HJ 970-2018 | |
44 | 水和废水 | 动植物油类 |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| HJ 637-2018 | |
45 | 水和废水 |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|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| GB/T 7494-1987 | |
46 | 水和废水 | 硫化物 |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| GB/T 16489-1996 | |
47 | 水和废水 | 全盐量 | 重量法 | HJ/T 51-1999 | |
48 | 水和废水 | 肉眼可见物 | 感官法 | GB/T 5750.4-2006 | 4.1直接观察法 |
49 | 水和废水 | 粪大肠菌群 | 多管发酵法 | HJ 347.2-2018 | |
50 | 水和废水 | 细菌总数 | 平皿计数法 | HJ 1000-2018 | |
51 | 水和废水 | 总大肠菌群 | 观察法 | 2002.12 | 5.2.5.1多管发酵法 |
52 | 水和废水 | 臭和味/臭 | 感官法 | 2002.12 | 3.1文字描述法 |
53 | 水和废水 | 臭和味/臭 | 感官法 | GB/T 5750.4-2006 | 3.1嗅气和尝味法 |
54 | 水和废水 | 游离氯 | N,N-二乙基-1,4-苯二胺滴定法 | HJ 585-2010 | |
55 | 水和废水 | 总碱度 | 滴定法 | 2022.12 | 3.1.12.1酸碱指 示剂滴定法 |
56 | 水和废水 | 苯胺类 | N-(1-萘基)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| GB/T 11889-1989 | |
57 | 水和废水 | 酸度 | 滴定法 | 2002.12 | 3.1.11.1酸碱指 示剂滴定法 |
58 | 水和废水 | 透明度 | 塞氏盘法 | 2002.12 | 3.1.5.2塞氏盘法 |
59 | 水和废水 | 甲醛 |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| HJ 601-2011 | |
60 | 水和废水 | 碳酸根 | 滴定法 | DZ/T 0064.49-2021 | |
61 | 水和废水 | 重碳酸根 | 滴定法 | DZ/T 0064.49-2021 | |
62 | 水和废水 | 氢氧根 | 滴定法 | DZ/T 0064.49-2021 | |
63 | 水和废水 | 总α放射性 | 厚源法 | HJ 898-2017 | |
64 | 水和废水 | 总β放射性 | 厚源法 | HJ 899-2017 | |
65 | 水和废水 | 总氯 | N,N-二乙基-1,4-苯二胺滴定法 | HJ 585-2010 |
序号 | 类型 | 监测项目 | 分析方法 | 标准号 | 限制范围或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空气和废气 | 颗粒物/烟尘/粉尘 | 重量法 | GB/T 16157-1996及修改单 | |
2 | 空气和废气 | 颗粒物/烟尘/粉尘 | 重量法 | GB/T 5468-1991 | |
3 | 空气和废气 | 油烟 | 红外分光光度法 | GB 18483-2001附录A金属滤筒吸收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烟的采样及分析方法 | |
4 | 空气和废气 | 油烟 | 红外分光光度法 | HJ 1077-2019 | |
5 | 空气和废气 | 二氧化硫 | 定电位电解法 | HJ 57-2017 | |
6 | 空气和废气 | 氮氧化物 | 定电位电解法 | HJ 639-2014 | |
7 | 空气和废气 | 一氧化碳 | 定电位电解法 | HJ 973-2018 | |
8 | 空气和废气 | 总悬浮颗粒物 | 重量法 | GB/T 15432-1995及修改单 | |
9 | 空气和废气 | 氯气 |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| HJ/T 30-1999 | |
10 | 空气和废气 | 氨 |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| HJ 533-2009 | |
11 | 空气和废气 | 氟化物 |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| HJ 955-2018 | |
12 | 空气和废气 | 氟化物 | 离子选择电极法 | HJ/T 67-2001 | |
13 | 空气和废气 | 排气含湿量 | 干湿球法 | GB/T 16157-1996及修改单5.2排气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| |
14 | 空气和废气 | 非甲烷总烃 | 气相色谱法 | HJ 38-2017 | |
15 | 空气和废气 | 非甲烷总烃 | 气相色谱法 | HJ 604-2017 | |
16 | 空气和废气 | 甲烷 | 气相色谱法 | HJ 38-2017 | |
17 | 空气和废气 | 甲烷 | 气相色谱法 | HJ 604-2017 | |
18 | 空气和废气 | 总烃 | 气相色谱法 | HJ 38-2017 | |
19 | 空气和废气 | 总烃 | 气相色谱法 | HJ 604-2017 | |
20 | 空气和废气 | 苯系物 | 气相色谱法 | HJ 584-2010 | |
21 | 空气和废气 | 排气温度 | 探头法 | GB/T 16157-1996及修改单5.1排气温度的测定 | |
22 | 空气和废气 | 排气流速、流量 | 动静压法 | GB/T 16157-1996及修改单7排气流速、流量的测定 | |
23 | 空气和废气 | 烟气黑度 |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| HJ/T 398-2007 | |
24 | 空气和废气 | 低浓度颗粒物 | 重量法 | HJ 836-2017 | |
25 | 空气和废气 | 臭气浓度 |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| GB/T 14675-1993 | |
26 | 空气和废气 | 氯化氢 | 离子色谱法 | HJ 549-2016 | |
27 | 空气和废气 | 铬酸雾/铬(六价) | 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| HJ/T 29-1999 | |
28 | 空气和废气 | 硫酸雾 |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| 5.4.4.1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| |
29 | 空气和废气 | 硫化氢 |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| 3.1.11.2亚甲基 蓝分光光度法 | |
30 | 空气和废气 | 硫化氢 |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| 5.4.10.3亚甲基 蓝分光光度法 | |
31 | 空气和废气 | 酚类化合物 | 4-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| HJ/T 32-1999 | |
32 | 空气和废气 | 油雾 | 红外分光光度法 | HJ 1077-2019 |
序号 | 类型 | 监测项目 | 分析方法 | 标准号 | 限制范围或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土壤监测 | 水分 | 重量法 | HJ 613-2011 | |
2 | 土壤监测 | pH值 | 电位法 | HJ 962-2018 | |
3 | 土壤监测 | 铬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HJ 491-2019 | |
4 | 土壤监测 | 铅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HJ 491-2019 | |
5 | 土壤监测 | 镍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HJ 491-2019 | |
6 | 土壤监测 | 锌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HJ 491-2019 | |
7 | 土壤监测 | 铜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HJ 491-2019 | |
8 | 土壤监测 | 干物质 | 重量法 | HJ 613-2011 |
序号 | 类型 | 监测项目 | 分析方法 | 标准号 | 限制范围或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噪声和振动 | 声环境噪声 | 声级计法 | GB 3096-2008 | |
2 | 噪声和振动 |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| 声级计法 | GB 12348-2008 | |
3 | 噪声和振动 |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 | 声级计法 | GB 22337-2008 |
序号 | 类型 | 监测项目 | 分析方法 | 标准号 | 限制范围或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辐射监测 | X、γ辐射剂量率 | 辐射剂量率仪法 | HJ 1157-2021 | |
2 | 辐射监测 | X、γ辐射剂量率 | 辐射剂量率仪法 | HJ 61-2021 |